酱酒小知识:酱香酒的酿造工艺

2019-09-25

       酱香酒制酒生产过程一年一个生产周期,从重阳下沙(第一次投料)到次年八月份丢糟,历经春夏秋冬,在此期间经过两次投料、九次蒸煮、八次发酵、七次取酒,是中国白酒最为复杂的酿酒工艺。

      酱香酒的酿造在每年重阳第一次投料,一月后第二次投料,不仅考虑高粱成熟的时节,而且此时经历夏季洪水季节的赤水河也由浑变清,同时在晚秋初冬时节投料,还给后期轮次的安排留下了充分的余地,奠定好全年生产基础;隆冬时节,万物休眠,温度虽低,但正值投料伊始,营养丰富,微生物能够繁衍却不活跃,可以进行酿酒活动,一、二轮次酒香气丰富而轻盈,口感相对硬朗,产量较低,在勾兑中可以起到良好的调香和烘托作用;待到春暖花开、万物复苏,此时温度适宜,微生物繁育活跃,酒醅中营养丰富,又有前期轮次奠定的良好基础,可谓天时地利人和,三、四、五轮次香气丰满幽雅、口感醇厚,合计比例可占全年产酒比例的60%以上,是茅台酒勾兑的主要基酒;炎炎仲夏,此时微生物容易繁育茂盛,但经过前面几个轮次的利用,酒醅中营养物也已减少,因此温度虽高但由于营养物较少,微生物的活动得到适当控制,六、七轮次酒香气相对前期轮次平淡但是口感更为醇和,产量较低,在勾兑中可以起到良好的调味和衬托作用。

酱香酒人的智慧在酿酒工艺安排中充分体现,利用四季的变迁,达到每轮次的酒都有不同特点而且比例协调的目的,各轮次酒呈现“中间大、两头小”的态势,即三四五轮次产量高,两头轮次相对较低,不同风格的轮次酒互为协调、互为补充、互相烘托,为后期勾兑成风格幽雅的酱香型白酒奠定了基础。

全年只投料两次,重阳节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,一个月后第二次投料称为造沙。沙指适当破碎的高粱,两次投料高粱的破碎度(碎粒和整粒的比例)分别为2:8和3:7,较粗的破碎度既能满足当期轮次的物质需要,同时控制了酒醅的粘性,满足劲牌坛藏酒多轮次蒸煮的工艺要求,可以形象的称为“整存零取”。

投料环节中有一道重要的工序称为“润粮”,所谓“润物细无声”,在润粮工序,高粱中的淀粉颗粒吸取水分,并适当膨胀,为后续的蒸煮糊化创造条件。通过润粮既要保证高粱吸水均匀,又要满足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“轻水分”的要求,因此对润粮加水比例、时间、水温和方式都有特殊要求,目前仍使用人工润粮方式。


分享